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题:七部门叫停代币融资 穿透式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
新华社记者 吴雨、吕光一、何欣荣
4日,央行等七部门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首次代币发行(ICO)被明确为非法融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穿透式监管的视角下,ICO的高风险和违法金融行为的本质无处遁形,监管的果断“亮剑”,维护了广大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我今年7月中旬投资了一个ICO项目,当时投了五六万元,现在已经亏损了四五万元。”北京市民邹先生对记者说,“其实我也不清楚啥是ICO,看到一些项目号称知名基金公司都有加盟,收益又很高,就打算跟风挣一笔。”
这个让一些投资人趋之若鹜的ICO到底是什么?目前,很多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首次公开募股(IPO)都较为熟悉,就是企业为了发展而向公众筹集资金,而ICO就是企业为了未来发展向公众筹集虚拟货币。
一些企业开发“虚拟货币”成本较高,就忽悠很多像邹先生这样的投资者,购买一些比特币、以太币,甚至一些个人或组织自行开发的“山寨币”。
随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火爆,ICO融资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日前,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布的报告显示,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其中,不乏初期暴涨数百倍、上千倍的“成功项目”:量子链第一天“上市”,最高价格66.66元,涨幅达33倍;公信宝涨了90多倍;最夸张的项目甚至一年涨了1500倍……可是,这些“虚拟货币”根本不具有货币属性,也不能流通使用,市场容量较小,价格波动风险剧烈。
今年8月,上海监管部门在对一个区块链会议突击检查中发现,一家软件技术公司参考比特币技术自行研发了一款数字加密货币ETP(熵)并进行交易。消息发布后,投资人认为监管有所动作而纷纷抛售,ETP(熵)的报价随即下滑,当天一度腰斩。
中国社科院支付清算中心特约研究员赵鹞表示,“虚拟货币”的市场容量较小,没有涨跌幅限制,对监管政策敏感,兑换价格容易被投机分子控制,价格暴涨暴跌引发的投机风险不容忽视。
代币发行融资项目的“野蛮生长”,带来了一系列风险,金融诈骗、金融传销也混迹其中。一些从事ICO的融资主体没有任何官方备案,资金安全性非常低。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介绍,一些发行方往往编制虚假项目白皮书,捏造虚拟博彩、交友平台、开矿挖金、投注游戏等五花八门的项目,其真实性根本无法查证。有些ICO项目甚至连最基本的项目白皮书都没有,也能一两天骗取投资者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资金。
“不少ICO项目运作不透明,将项目吹得‘天花乱坠’,尽可能扩大投资者范围,甚至将如此高风险的投资项目推荐给无风险认知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人群。”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表示。
为了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七部门4日联合发布公告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不管ICO包装得多么高大上,在穿透式监管的视角下,其高风险和违法犯罪行为的本质无处遁形,监管部门果断叫停的举措维护了广大投资人的合法权益。”董希淼表示。
此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和一些地方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已经发出相关风险警示。随后,比特币中国发布公告称暂停ICOCOIN(ICO币)充值与交易业务。
专家提醒,投资者要保持清醒头脑,远离ICO骗局。已经参与投资的个人应尽快联系项目平台退出,如果遇到阻拦,可尽快联系有关部门依法严肃查处。(参与采写记者:高少华、桑彤、王凯蕾)